那么中职教育更是拥有一片蓝天白云,无数幼鸟正在蜷缩着等待着合适的风向,抓好住时机展翅高飞,如何飞的更高彻底融入蓝天白云的怀抱呢,这不仅是广大师生家长面临的教育难题,更是中职教育70年来摸索与探寻的方向。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也面临改革优化,我们可以回顾这70年的发展进程从而得出一些改革经验。社会各界学者都认可将这70年的中职教育划分为五个阶段,在此简要概况为萌芽,起步,成长,突变和重建。
一、回顾这70年
萌芽阶段是指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三大改造期间,也就是1949年至1957年,这一段时期新中国正面临重建之后的百废待兴,教育资源更是很稀缺匮乏,此阶段中职教育的萌芽发展是通过开设专门院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技工人才,即技术人才和工人劳动力,针对一些重要稀缺的工业与重工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一时期为日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起步阶段是1958年至1977年,这一时期相对较长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改变。为顺应当时的社会建设发展,开设了许多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还有城市职业学校,城市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开始划分开来。
当时农村以土地建设和农业改革为主,而城市产生了职业教育虽然种类不多也是一次成长与改革,但后续面临诸多问题难以延续,并且由于这一阶段发生了十年文革使得中职教育体系刚刚初步建立又被破坏。
成长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1978年至1998年,改革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中职教育在此阶段迎来了成长的生机与发展的动力。
有道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阶段职业教育结构单一、种类少、不完善的的缺点得到初步完善,国家开始更加重视这一教育领域也因此增加了教育办学经费,在此基础上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突变阶段是指1999年至2009年,何为突变?缘由在于这一时期的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使得广大家长迅速瞄准了高职教育领域,中职教育迅速地丧失吸引力也同时失去了生源,改革不仅挤压了中职教育生源也压缩了部分中职学校办学权,学校减少了生源也少了,中职教育招生几乎面临寒冬,此种情境显然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也就有了下一阶段的重建。
重建阶段从2010年持续至今日,直到今天中职教育领域依旧还在不断扩充与发展。这一时期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中职教育规模,也完善了中职教育内核,将中职教育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每一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目标,也都对应了不同时期的需求,回顾这70年,既遥远漫长让人望而生畏又历历在目使人记忆犹新,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收获令人满意的结局。
2024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的关键年,如何将职业教育提升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培养优质人才?这也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着眼看未来
在对中职教育过去的改革历史进行回顾之后,我们需要借助这些信息着眼看未来。在去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会议指出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提升教学质量也需要提升教育形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类型特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2.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社会大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与认同,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与负面情绪,树立职业教育的良好口碑。
3.要有多样化的技术人才就需要多样化的文化建设,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这一环节需要重点把握,因此需要推动中职学校的多样化建设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领域的知识,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将这些知识贯通融合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从而提质又培优。
4.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并优化升级,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好的环境更能影响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方向。未来会实行“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审查中职学校的教学资质与办学条件,力争带动整个中职教育领域管理规范、教学达标、质量合格,让广大学生与家长更方便快捷轻松的选择学校。
5.中职教育定位从就业转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中职教育将更好的衔接高职教育甚至更水平的教育领域。很多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或者学习成绩不佳,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门手艺毕业后能工作能赚钱,针对这些现状中职教育提供了更多升学机会,也给中职学生更多成长空间,中职教育是起步而不是终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一种传承,它承上启下融合贯通、它吸取精华撇去糟粕,这也是教育的意义,它将文化知识传授、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学生们就在这种口耳相传中学习成长,学无止境苦作舟,中职教育为学生的的职业教育启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也拥有更自如的选择,天空中的小鸟也会成长为羽翼渐丰的老鸟,而这种传承在岁月的历久弥新之中也会焕发生机一同成长。